今天是:

促消费、惠民生 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将可享财政贴息

索引号 : 011337127/2025-19787 文       号 :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 发文单位: 央视网

名       称: 促消费、惠民生 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将可享财政贴息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13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央视网消息:8月12日,财政部等部门发布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两份方案分别针对个人及部分服务行业经营主体,为相关的消费贷款及经营贷款提供为期一年的财政贴息。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贴息按符合条件的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本金计算,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其中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贷款主要由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及5家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经办,地方财政部门可结合实际对其他经营个人消费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给予财政贴息支持,以扩大政策覆盖面。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 李旭红:这些消费贷款的利息,现在由于财政有贴息了,可以降低(利息)成本,老百姓对于各方面的民生支出,消费的意愿更强,也进一步改善了生活,这也体现出来了我们财政以民生为导向的政策方向。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明确: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符合相关条件的贷款可获得财政贴息,贷款资金须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相关贷款主要由21家全国性银行发放。专家认为,两项贴息政策从供需两端发力,既降低了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又支持相关行业经营者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有助于提振消费、改善民生,也体现了财政政策“投资于人”的鲜明导向。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朱青:财政贴息是一个传统的财政政策工具,过去我们主要用在企业信贷的贴息,比如像(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等,这次也是首次用在了个人消费贷款,目的就是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结合,通过贷款贴息来刺激个人消费,使我们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更加顺畅。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