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对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20号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 : 011337127/2025-27770 文       号 :

主题分类: 人事工作 发文单位: 咸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名       称: 对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2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24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吴文芳代表: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劳务品牌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护工等劳务品牌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咸宁市锚定当好支点建设生力军, 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目标,把大健康产业作为五大优势产业之首,贯通“医、药、养、健、游、护”六要素,人社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养老护理市场需求,以创建“咸宁护工”劳务品牌为切口,扎实推进劳务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全市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的定点培训机构37家、具有养老护理员评价发证资质机构共14家,年培养高级养老护理员2000人以上,形成定期向54家关联企业推荐培训学员就业的工作机制,学员就业地主要分布在本地、武汉及北上广等地,据回访调研统计,全市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已超5万人。市城发集团和咸宁市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了“咸宁优护供应链有限公司”,开展学员招生、技能培训、等级评价、推荐就业全链条服务。2025年1月份,“咸宁护工”被省人社厅评为全省第二批“十大劳务品牌”。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1.制定“咸宁护工 提技强能”工作方案。市委市政府提出“培养十万护理人才、服务百万老人养老、培育千亿产业”目标,人社部门将护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联合民政、卫健部门,深入人力资源机构、家政服务公司、养老服务机构、医院等,走访摸排82家相关用人单位,收集岗位需求1870个,部分家政公司对护工需求较大,有的家政公司明确提出“你们培训多少,我们接收多少”。2024年5月,市人社局组织专班赴广州深圳、东莞、山西吕梁,借鉴学习“功夫家嫂”、“吕梁山护工”等护理品牌成功经验做法,立足咸宁实际,联合财政、民政、教育、卫健部门印发《“咸宁护工提技强能”养老护理员高级培训班实施方案》(咸人社文〔2024〕44号),计划2024—2028年5年培训中、高级养老护理员1万人。

2.聚焦产业发展开展养老护理培训。为提高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质量,人社部门以项目制培训为主导,实施“咸宁护工 提技强能”行动,重新编印《咸宁市养老护理员培训教材》(其中培训课程理论占30%、实操占70%),采取脱产培训、集中管理、统一食宿模式,突出培训任务、培训资金、培训质量、培训力量、培训对象“五要素”的统筹整合,实现了培训“五个转变”(从分散培训到集中培训、从低效培训到高质培训、从个体培训到链式培训、从各自为战到市县联动、从培训导向到就业导向)。“咸宁护工 提技强能”行动实施以来,全市开展“咸宁护工”养老护理员培训班143个、培训4106人。同时,相关部门结合工作职能协同发力,开展不同领域的项目化培训,2022年以来全市民政部门累计开展“一家一护”培训1.71万人,卫健部门开展养老护理能力提升培训0.32万人,残联部门开展康复相关培训1026人,本地9所大中专院校开设14个护理相关专业,累计招生1.53万人。

3.建立养老护理员等级评价体系。联合市民政局印发《关于推行咸宁市养老护理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制定我市地方养老护理人才评级标准和服务规范,建立高于国家标准的市级养老护理人才评级标准,2024年12月由咸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审定发布,2025年1月正式启用。标准根据养老护理员基本情况、职业技能水平、奖惩情况等3大方面,细分6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建立“桂乡”系列地方特色评级体系,以咸宁城市之花桂花命名(“金桂、银桂、丹桂、季桂、月桂”),及时向社会公开养老护理员的综合评价等级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便于用人单位或个人通过相关查询找到合适的养老护理员,促进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截至目前全市完成评级1506人,其中金桂1人、银桂1人、丹桂421人、季桂658人、月桂422人。

4.以“用”为导向开展就业推荐。调整重点产业职业培训需求指导目录、就业定点培训机构目录和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清单“两目录一清单”,本着“市场需要在哪里、培训跟进到哪里”的原则,在培训期间,对企业、家政公司、养老机构需求情况和参训学员就业意愿情况进行摸排掌握,培训过程中调查参训学员就业意愿情况,形成“用工需求清单”“就业意愿清单”。持续开展送岗入校,送岗进班活动,每期培训班至少组织3次用人单位推介活动,为学员开展职业前景、薪酬待遇、企业文化等护理行业知识宣讲和就业岗位推荐。建立健全就业情况定期回访制度,动态掌握学员就业情况,并二次、三次、多次推荐就业。自“咸宁护工 提技强能”行动实施以来,累计组织医院、家政公司、养老机构234家次,推荐就业岗位8022个次,与培训学员进行岗位推荐和洽谈。

5.开发应用咸宁养老护理人才供应链线上服务平台。2024年11月市国资委与咸宁市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咸宁优护供应链有限公司”,围绕我市养老护理人才招生、培训、评价、就业、服务等方面运营养老护理人才供应链线上服务平台,2024年底完成养老护理人才供应链线上平台开发,以养老护理员高级培训班为推广平台,在2025年全市养老护理员高级培训班中全面推广使用养老护理人才供应链平台,在参训学员、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中推广、教学和应用,引导供需双方在线上平台就业签约。结合市领导修改建议,对标“天鹅到家”经验做法对我市护理人才供应链平台进行优化,全面改版升级“咸宁护理2.0”供应链平台;在功能上完善了咸宁护工、咸宁家政、养老服务、旅居养老、反馈评价等模块,对护工进行了详细的分级分类,升级功能预计在7月底正式上线。目前平台入驻养老、家政、培训学校等各类机构506家,注册养老护理员4308名,通过平台撮合养老服务交易796单,平台统计交易额404万元。平台与“宁享福”养老服务平台进行深度融合,录入全市53.97万名60岁以上人口信息,全市121家养老机构100%入驻,为养老服务平台新增订单19.39万单。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人社部门将坚持以“用”为导向,建立人才、供应、产业闭环链条,持续优化“咸宁护工”劳务品牌发展环境,深化与养老服务机构、家政公司、医疗机构的合作,建立更为紧密的供需对接机制,确保培训出的护理人才能够迅速适应市场需求,实现高质量就业。具体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整合部门资源协同发力。配合发改部门围绕养老服务、旅游民宿等领域,建立供应链项目库,创新谋划一批包含康养、文旅、供应链平台建设等重点项目,密切跟踪中央和省预算内、超长期国债等资金投向,积极争取相关资金支持。配合民政部门积极与湖北省老龄产业协会、武汉市养老服务产业协会对接,筹建武汉-咸宁旅居养老联盟,支持建设10个旅居康养基地,吸引外地老人到咸宁旅居康养。

(二)坚持办好养老护理员高级培训班。深入开展项目制培训,指导各县市区办好2025年度养老护理员高级培训班,市人社局将进一步落实养老护理员高级培训班好的经验做法,以就业为导向,夯实培训工作基础,严把培训质量,切实做好参训学员就业服务,筑牢“咸宁护工”基本盘。

(三)推广应用“咸宁护工”供应链线上平台。全面推广使用养老护理人才供应链平台,在参训学员、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中推广使用“咸宁护工”线上平台,让招生、培训、评价、就业数据在平台“跑起来”。7月份已申报“中国护工供应链平台项目”为“十五五”重大项目,计划在“十五五”期间实现入住机构超过1万户,注册护工超过10万人,年交易额超过5亿元,力争将该平台建设成为我省技术领先、功能完善的护理供应链平台。让咸宁护理成为全国家政服务行业劳务品牌的标杆,为咸宁建设中部康养城提供人才支撑和品牌赋能。

(四)推行养老护理员“咸宁标准”评价体系。以优护供应链公司为评级主体,对全市养老护理员培训班对参训学员进行统一评级,颁发“金桂、银桂、丹桂、季桂、月桂”证书,并在供应链平台对护工技能等级进行展示,深入推广运用咸宁评级标准。

(五)擦亮“咸宁护工”劳务品牌。我市养老护理员高级培训班的经验做法得到了省人社厅主要领导充分肯定,认为我市围绕“就业长在产业上、培训跟着就业走”工作思路,按照“产业需求+技能培训+等级评价+就业推介”链式闭环。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咸宁护工”劳务品牌的培育、宣传力度,持续擦亮“咸宁护工”劳务品牌,打造咸宁就业新名片,在全省项目制培训起到表率作用

(六)实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就业三年行动。围绕新形势下“一老一小”对家政服务的迫切需求,大力推进家政服务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品牌创建、权益保障,打通家政服务产业链条。着眼市场需求最大的母婴服务、养老服务、居家服务、医疗护理服务等四项技能开展重点项目制培训。建设家政服务供应链平台,推动我市家政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咸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721


附件: